相信動物的好朋友Sena Huang分享了搜尋走失犬的經驗 我們將之整理出來,希望所有走失的孩子,都能順利回家 抓緊時間,善用資源1. 走失後6-8小時以內,要有人守著: 家裡、一起去上班的公司、常一起去的店家、美容、親友家等等地點。 避免狗狗回來了,門沒開,又離開。 2. 剛失蹤,立刻去附近派出所、店家住戶 (騎樓畫面) ,調閱監視器,沿線追蹤。若非剛失蹤,調閱監視器做為之後確認訊息之用即可。 3. 準備與失蹤當日最像的照片數張 (如項圈、配件等),存手機、做成傳單等等。 5. 成立臉書粉絲專頁,貼文,並隨時更新。 6. 協尋訊息,有效率傳播 A. 臉書專頁貼文:
B. 電子傳單: Line 群組 C. 大量紙本傳單: 狗可能出現區域的
找狗策略1. 地圖: 在地圖上標出被回報的時間地點,根據地形或路段的特徵,推估狗狗可能移動的方向。 (圖為追緝小白時使用的地圖,標示為被回報出現的時間地點,左下角綠色為小白的家。) 2. 需要汽車、機車並行。看到狗若不給抓,不要驚嚇到他,跟著他讓他慢慢走到沒力,或請主人來帶即可。避免因為驚嚇而跑走,或被車撞到。 3. 用監視器畫面確認回報訊息正確與否,避免浪費時間在錯誤方向。(對很多人來說,狗都長得一樣) 4. 如果確定他在某區出沒,但就是找不到他,大量擺放有你們家(或是他熟悉)氣味的東西,把他留在那個區域,不要讓他離開,增加你找到他的機會。例如:停車場、公園某處、小菜園、工地、廢棄屋子等等。 5. 手上剛好沒傳單,可以把存在手機的傳單照片請對方翻拍。 狗的行為1. 6-8小時內,因牠體力未用盡,應該會努力想回家,”通常”不會太遠,也比較容易被人看到,此為黃金期。 2. 狗的移動速度: 中型犬快步可達3公里/小時以上。 3. 狗找回家的路的邏輯:
4. 走失犬的移動路徑因素: a. 背景
b. 結紮與否:如未紮公狗因母狗發情走失,可能兩三天後,才會”清醒”過來。 c. 個性
d. 走失情境:例如被鞭炮、車禍等驚嚇逃竄:當下逃竄距離可能就達1公里,等到清醒過來,可能已經離家很遠。即使在家附近走丟,也不一定還會在附近。 e. 地形:例如直線路段
最壞的結果:若狗狗已身亡,打1999或問清潔隊可知道是否有通報。
過了黃金期也不代表找不到狗狗了,只是會比較辛苦,請盡力幫助他找到回家的路! 回顧2016/06/07早晨,一場立委召開的『收容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停看聽』公聽會,相信動物的靈魂人物郭璇說了什麼:
去年初的時候我跟我的夥伴出國走了一趟,參加了一個國際犬隻族群管理研討會,在會議上認識了世界各地的動保團體。我們甚至實地走訪了十幾個國家看了其他國家的動保政策。分享幾個成功的案例及數據: 斯里蘭卡的首都可倫坡,他們其實花了五年的時間把浪犬結紮比例提升到80%,族群從原本18%的成長,變成9%的減少。原本狂犬病案例一年會有38件,過去數十年來都如此,但是2012年降到每年只有兩件。 另一個案例是保加利亞的首都Sofia,他們在2008年國家修法規定零安樂死同時TNvR入法,之後他們在2008-2015年把整個都市的流浪犬結紮比例提升至70%,2007年全市的普查,流浪犬有11,124隻,到2015年降低為3,844隻;2013年民眾通報流浪犬的數量6,136件,到2015年通報的數量降低為4,815件。這些是我們看到的眾多成功案例裡其中兩個城市。 稍微講一下這些城市是怎麼達到成功的,其實他們都是進行大規模高密度的結紮,甚至他們自己本身都是用軍事行動來描述他們的節育計畫。他們的節育計畫針對沒有主人的野犬進行TNR,但是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針對有模糊飼主責任的放養犬,他們是以軍事行動的模式進行普查,挨家挨戶地搜出沒有結紮的放養犬,請飼主帶去結紮、打晶片、打疫苗,用這樣的方式確保足夠的結紮比例。 這些團體在執行一個犬隻族群管理計畫時非常重視進度表,因此他們在計畫開始前一定會做完善的族群調查。例如:已經開始在曼谷做的大規模結紮計畫,他們就事先族群調查確定全曼谷市的流浪犬有64,000隻。那他們預計一年要結紮8,000隻,希望在七年之內可以達到80%的結紮比例。也根據一年要結紮8,000隻的數量,算出他們需要12個獸醫師加24個捕犬員。 希望這些軍事行動般的高密度結紮、事先族群調查,及注重結紮比例是台灣接下來可以做到的。 這夾雜眾多重要訊息的三分鐘,也是相信動物的信念及目標。 流浪動物的主要來源有三種。 相信動物強烈主張,針對不同來源的浪犬,應採不同政策對應,多管齊下!
註:家戶訪查又稱「跑村」!指的是在郊區鄉村逐戶拜訪,找出沒有結紮的放養犬,協助飼主帶去結紮,搭配寵物登記會更好!
就像是治療疾病必須先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一樣。想要全盤性的解決流浪動物族群過剩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街頭浪犬的來源,哪一種來源多、哪一種來源少,才知道在什麼地區該提升哪一種政策的強度,才能把有限的資源做最妥善的規劃,發揮最大效能。 試想:在一個路上充滿無主野犬的國家執意只想推行飼主責任,卻從不正視街頭不斷繁衍不停生生死死的浪犬族群,是多麼不切實際的幻想? 又,在一個街上若有狗,來源都是棄/走失犬的地方卻要做TNvR,又是多麼地無濟於事。 想要找到台灣做法,我們必須先知道台灣浪犬的「來源」比例。 為了證明這件事情,相信動物從2015開始為捕捉到的動物來源建檔! 也會在各年年報中,與大家分享!
數據更新日: 2018/5/10 03:00 狗年到,幫狗狗!新年來發紅包給狗兒! 你願意分享你的幸運,幫助這些流浪犬結紮嗎? 「相信動物」的【大封大浪】募資計畫又要開跑了! 2017年我們在北北基桃,共結紮了1912隻狗、55隻貓,腳步一刻不敢停歇。 這些結紮的動物,除了台北市能夠補助手術費及術後照顧費用之外,其他地方政府則是補助狀況不一,桃園更是完全無補助。我們無法因為政府的補助與否而遲疑或放慢速度,但紮越多資金缺口越大,會造成協會未來結紮工作上的許多困難。 我們邀請您,一起加入資助浪浪的結紮計畫 -【大封大浪】 助紮步驟
助紮需求
相信動物感謝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