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 以科學方法大規模結紮浪犬/放養犬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絕育計畫
    • 家戶訪查
    • 相信年報
    • 工作報告
    • 相信動物 FAQ
  • 幫助動物
    • 捐款支持
    • 義賣雜貨店
    • 未絕育母犬通報
    • 熱血志工
    • 企業合作
    • 捐款箱放置申請
  • 相信動態
    • 活動足跡
    • 媒體報導
    • DPM Taiwan 2019 研討會
    • 訂閱電子報
  • 檢視我們
    • 捐款芳名錄
    • 大封大浪芳名錄
    • 收支紀錄
  • 關注議題
    • 化妝品動物實驗
  • English
    • About Us
    • Door-to-Door Outreach
    • Know-How
    • Achievements

相信動態

對於在山區執行TNR的想法

11/23/2016

 
        日前懷生社粉專上一篇文章 “慶賀:台北某山區100%絕育計劃成功 ”,引起了一些討論的聲音。(原文連結:https://goo.gl/RyD1lr)特此撰文一篇一併整理我們對此議題的想法。文中許多論述牽涉到長年實務經驗累積的知能,透過網路以及文字不可能徹底傳達,往後恕不一一回覆而淪為文字辯論。

1. 基於維護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山區到底該不該有流浪犬?
        生命沒有貴賤之分,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信念。狗群移入山區,影響到野生動物的生存,這是人類不斷擴張生活空間帶來的惡果之一,我們也認同人類應該為此負責,就如同人類應該要為犬貓在人類社會上不斷被虐待屠殺的現況而負責一樣。因此,若拋開一切現實考量,我們非常贊同流浪狗應該完全撤出野生動物的生
活區塊,以降低野生動物的生存壓迫。

2. 野生動物跟流浪犬的生命孰輕孰重?
        “讓流浪犬撤出山區”這個目標,一旦回到現實考量,馬上就要面臨兩個問題:“要如何把流浪犬撤走?”以及”撤走的流浪犬要怎麼處理?” 在考量這兩件事時,背後的道德難題卻是:“我們有沒有辦法接受為了維護野生動物的生命而去主動傷害流浪犬?”
        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我們沒有辦法以團體的立場回答。我們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行動的本身是在傷害、加害某些動物,即使背後的動機是為了保護其他動物,還是很難讓大多數的志工樂意為之、持之以恆、熱血投入。因此,直接透過撲殺的方式,或者是透過品質不佳的終生收容的方式來淨空山區犬隻的計畫,是我們難以參與的,這類作法也會因為缺乏前線志工的支持而難以運作。

3. 要怎麼樣可以讓山區沒有流浪犬/減少流浪犬?
        基於前一段的討論,這一部份不考慮會直接傷害流浪狗的做法。

這裡比較四個做法:
方法一:隨機濫捕
方法二:TNR
方法三:計畫性全面捕捉移除
方法四: 設立圍牆+計畫性全面捕捉移除

        台灣的許多山區都充滿著流浪犬,這些山區的犬隻多半是在山上出生的,非常機警怕人,再加上山區的地形險峻,山區犬隻捕捉非常困難。例如台北市動保處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捕犬數量,往往整整一年只有個位數,但是公園內的狗群卻有幾百隻,這數字就可以見得傳統的由公家機關執行的隨機濫捕的方式(方法一:隨機濫捕),完全無力控制山區狗群。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傳統捕犬政策的初衷確實是將狗全部抓走,然而實行數十年來,犬隻淨空或減量都只是幻想,隨機濫捕才是捕犬政策的現實狀況。
        另外一個做法,就是跟原本就在餵養當地狗群的人配合進行TNR(方法二:TNR)。即使是這樣,難度還是不低。我們原文的那個台北山區,前後結紮母犬近四十隻,加上公犬,整座山有上百隻狗,花去了兩年多,才終於將最難抓的母狗一一逮捕到案,終止繁殖。然而雖然困難辛苦,山上的狗群由原來每一兩個月就一兩窩幼犬出現,狗群週期性的暴增、慢慢擴散棲息地,到後來全數結紮之後趨於穩定。至少目前觀察下來,TNR的效果是遠遠勝過原來由公家機關執行的隨機濫捕。而我們觀察到這樣的效果的例子其實比比皆是,也不僅止這個山區。
        然而,TNR的確無法讓狗立即消失,因此若考量對野生動物的影響以及山區犬隻淨空的目標,TNR的效果也依然差強人意。那有沒有可能,依然是由當地餵養狗群的人以及TNR志工出面有計畫的捕犬,但是抓到的狗就不要放回來呢?用這樣的方式來減少狗群(姑且不討論狗抓到之後怎麼辦)?(方法三:計畫性全面捕捉移除)根據我們多年捕犬的經驗,即使我們有能力也有毅力抓到很多極難抓的狗,如果要請我們把一座山的狗都抓光光,我們還是覺得非常困難。困難點在於,山區是開放的空間,既有的狗被大量抓走之後,新的狗勢必會慢慢移入。除非設立圍牆,讓外圍的狗無法再移入山區(方法四:設立圍牆+計畫性全面捕捉移除),不然做到山區犬隻淨空,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的圍牆包括硬體和軟體,硬體圍牆指的是堅固堪用的實體圍牆,軟體圍牆指的是棄養管控。如果不設立圍牆,在舊狗抓走、新狗移入(以及可能繁殖)的一來一往之間,我們根本無法確定方法三的計畫性捕捉移除,會勝過方法二的TNR。

        總結這個問題:唯有方法四的設立圍牆防止新狗進入,把既有犬隻全數移除的做法才有可能達到犬隻淨空。如果無法設立圍牆,則 方法二的TNR的方式勢必好過方法一的隨機濫捕,但是方法三的計畫性捕捉移除和方法二的TNR兩者間哪個比較有效,則需要實作證明。

4. 山區犬隻淨空的計畫該怎麼落實?
       依照上一段的討論,最有效的方法是方法四:設立圍牆+計畫性捕捉移除。但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短期內我們真的有可能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周遭設立防堵犬隻進入的圍牆嗎?這需要國家投入大量預算,可行性低。
如果要實施方法三:計畫性全面捕捉移除,則有許多事情必須到位。第一,尋覓或打造良好的長期收容犬隻的空間。第二,將山區犬隻有計劃地全數抓走,這項工作依山區大小可能要花費數年。第三,因為沒有圍牆防堵新狗移入,山區外圍的TNR或者放養家犬結紮要徹底執行。第四,要有人員持續追蹤永續守望,一發現新狗進入就要儘快捕捉,以免新狗一旦進駐繁殖之後,狗群數目又快速回升。

       由上述條件可見得,方法三在犬隻數量管控上,即使比TNR更加理想,但是單一地點耗費的資源人力卻是TNR的數倍。這是一套針對希望犬隻淨空的特定區域的高密度集中資源的做法,因此特定區域的選擇一定要嚴謹,不然勢必因為資源不足而流於空談。以台北市為例,光是商擬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內的計畫性捕捉移除的方案,目前就還是沒有團體有辦法出面承攬。而就實務考量上來講,其他淺山區塊就更不可能考慮用這個做法,而以TNR為最可行方法下的最佳解。

        我們同意要完善處理部分山區的流浪犬問題,光是執行TNR是不理想。但是以台北市為例,要在陽明山進行犬隻淨空計畫所需的人力物力,應已足夠完成超過半數的台北市犬隻結紮。尤其犬隻淨空計畫牽涉到長期收容,經營一個狗場就能耗去一個人的半輩子,或是用掉一個團體大半的資源。若以徹底改善流浪動物問題為長遠目標,我們會選擇先處理所需資源密度相對低的其他地區,而暫不介入陽明山的狀況。

5. 究竟山區該不該做TNR?
       撇開上述的一切論述及假設,台灣任何一處山區的現況大概只有下面兩種:
第一,公部門隨機濫捕。
第二,志工進行TNR+公部門隨機濫捕。
前者與後者,山上都會有狗存在。但是後者會讓山上的狗數量比較少以及比較穩定。
如果說山上不該做TNR,那依現況,那座山的狀況就會回到只有公部門無力的隨機濫捕,狗不斷繁殖擴大族群。

        進行TNR的人,是在現有資源下,為控制犬隻數量做了最大的努力。不做TNR,山上的狗也不會消失,只是會到無效濫捕的原始狀態而已。
(實際上,由於山區捕犬困難,光是台北市來說,目前沒有做TNR而犬隻不斷繁殖的山區就佔了大多數。)
基於實務考量,我們沒有辦法下“山區不該做TNR”這樣的評論。山區有狗不是TNR的原罪, TNR只是一個降低犬隻數量的手段而已。

評論已關閉。

    文章分類

    全部
    時事
    浪浪及時雨
    相信觀點

    RSS 訂閱

社團法人 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Faith for Animals

立案字號:​台內團字第1050010161號
勸募許可:衛部救字第1091364861號
衛部救字第
1091364865號
聯繫我們
相信動物粉絲團
相信動物Line@
相信動物IG
相信動物Youtube頻道
寫信給相信動物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絕育計畫
    • 家戶訪查
    • 相信年報
    • 工作報告
    • 相信動物 FAQ
  • 幫助動物
    • 捐款支持
    • 義賣雜貨店
    • 未絕育母犬通報
    • 熱血志工
    • 企業合作
    • 捐款箱放置申請
  • 相信動態
    • 活動足跡
    • 媒體報導
    • DPM Taiwan 2019 研討會
    • 訂閱電子報
  • 檢視我們
    • 捐款芳名錄
    • 大封大浪芳名錄
    • 收支紀錄
  • 關注議題
    • 化妝品動物實驗
  • English
    • About Us
    • Door-to-Door Outreach
    • Know-How
    • Achiev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