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才是最佳的流浪犬管理政策?TNR/TNVR有效嗎?高強度絕育是最好的解方嗎?還是撲殺、收容/送養,以及禁止餵食,才是最理想的做法?本文針對此項在國內備受關注的議題,試著使用搜尋及閱覽國際科學期刊的方式,來整理出(1)絕育 (2)撲殺 (3)收容/送養 (4)餵食控制 這四項做法目前各有哪些實際科學證據。
我們收集了2023年以前,所有符合下列條件的論文(若有遺漏請不吝指正):
- 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
- 該研究主要目的為評估犬隻族群管理成效。
- 有犬隻族群管理介入措施實際執行(絕育,撲殺,收容/送養,餵食控制)。
- 有針對犬隻族群數量變化做成效評估。
收集方式主要參考Smith等人於2019年發表在期刊Animals的系統性文獻回顧(文獻連結:https://doi.org/10.3390/ani9121020),再用相似方式追加搜尋2020年至2023年發表的文獻。有一篇論文沒有直接提出犬隻族群變化,但有其他相關指標可參考其變化,也一併列入。因為沒有任何符合上述條件的關於撲殺的研究,這邊列入一篇使用撲殺來控制狂犬病疫情的研究供參考。沒有任何實測餵食控制的研究。
共統整出11篇論文,製作比較表格如下,更詳細的文獻內容摘錄列於後
論文標題 | 執行地點 | 介入措施 | 執行強度 | 時長* | 結果 |
Control of rabies in Jaipur, India, by the sterilisation and vaccination of neighbourhood dogs 印度齋浦爾的狂犬病控制-透過將鄰里犬隻絕育及施打疫苗 |
印度的齋浦爾 |
絕育 |
65%母犬絕育比例 |
8年 |
犬隻數量下降28% |
Stray dog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in Jodhpur, India following a population control/rabies vaccination program 印度焦特布爾流浪犬族群統計-在族群控制以及狂犬病疫苗注射計畫後 |
印度的焦特布爾 |
絕育 | 61.8-86.5%絕育比例 | 3年 |
四個區域犬隻數量下降 |
A mark-resight survey method to estimate the roaming dog population in three cities in Rajasthan, India 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三個城市執行「標記-再目擊」調查方式以預估遊蕩犬族群 |
印度的齋浦爾** | 絕育 | 未提及,但該地區在本研究完成的8年前已達成65%母犬絕育比例 | 12年 | 犬隻數量下降約40% |
Free-roaming dogs control activities in one italian province (2000–2013): Is the implemented approach effective? 某義大利省份的遊蕩犬控制行動(2000-2013):採取的措施有效嗎? |
義大利的佩斯卡拉 |
絕育 |
未提及 | 14年 | 進入收容所犬隻數量未下降 |
Stabilizing Dog Populations and Improving Animal and Public Health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透過參與式措施在原住民部落穩定犬隻族群以及改善動物健康及公共衛生 |
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 | 絕育 收容/送養 |
送養32.5%犬隻 |
相隔4個月的兩次下鄉絕育 | 犬隻數量下降33.8% |
Abundance, survival, recruitm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sterilization of free-roaming dogs: A capture and recapture study in Brazil 遊蕩犬的數量、存活率、補充率以及絕育成效:位於巴西的捉放法研究 |
巴西的迪維諾波利斯 |
絕育 | 未提及*** | 14個月 | 犬隻數量上升(控制組及介入組皆上升) |
Dog and cat population dynamics in an urban area: Evaluation of a birth control strategy 某都市區域犬貓族群動態:生育控制策略評估 |
巴西的大瓦爾任(聖保羅近郊) | 絕育 | 30.9%母犬絕育比例 | 18個月 | 犬隻數量下降11.7% |
Free-roaming dog population dynamics in Ranchi, India 印度蘭契的遊蕩犬族群動態 |
印度的蘭契 | 絕育 | >70%絕育比例 | 3年 | 犬隻數量下降12.58% |
Population dynamics of free-roaming dogs in two European reg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pulation control 兩個歐洲地區的遊蕩犬動態以及族群控制效果 |
義大利的佩斯卡拉 |
絕育 收容/送養 |
佩斯卡拉未提及 |
15個月 |
佩斯卡拉犬隻數量下降 |
Impact Assessment of Free- Roaming 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 by CNVR in Greater Bangkok 曼谷都會區以CNVR進行遊蕩犬族群管理的影響評估 |
泰國的曼谷都會區 | 絕育 | 絕育比例47% | 5年 | 犬隻數量下降24.7% |
The rabies epidemic on Flores Island, Indonesia (1998-2003) 印尼的弗洛勒斯島的狂犬病疫情(1998-2003) |
印尼的弗洛勒斯島 |
撲殺 | 第一年撲殺>70% | 4年 |
未提及犬隻數量改變 |
*「時長」指的是該研究中觀測犬隻數量變化的時間長短。在部分研究中這等同於實施介入措施的時間長短,而有的研究實施介入的時間長度是超過觀測時長的。
** 該研究總共有三個城市的數據,但僅有齋浦爾的數據足以看出犬隻族群數量改變,因此僅列出齋浦爾。
***該研究中有”sterilization rate“的用詞,但根據其研究與執行方式,該數據應該不等同於當地遊蕩犬族群的絕育比例。
Control of rabies in Jaipur, India, by the sterilisation and vaccination of neighbourhood dogs
印度齋浦爾的狂犬病控制-透過將鄰里犬隻絕育及施打疫苗
作者:J. F. Reece, S. K. Chawla
期刊:Veterinary Record
發表年份:2006
相關內容摘錄:
在1994年11月至2002年12月間,印度齋浦爾以人道誘捕、絕育、施打疫苗、回置原處的方式,共處理了24,986隻鄰里犬隻。調查顯示母犬絕育比例達到65%,族群下降28%。比較1992年1月跟2002年12月的公立醫院資料,發現人類狂犬病例在計畫執行區域已經降低為零,在其他區域則上升。
Stray dog population demographics in Jodhpur, India following a population control/rabies vaccination program
印度焦特布爾流浪犬族群統計-在族群控制以及狂犬病疫苗注射計畫後
作者:Sarah C. Totton等人
期刊: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發表年份:2010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挑選印度焦特布爾的五個區域,在2004年4月至2005年10月間陸續開始對街上犬隻執行誘捕、絕育、施打疫苗、回置原處。2005年及2007年分別執行一次族群調查,發現絕育比例在61.8%至86.5%間,其中三個區域的犬隻族群量在統計上顯著下降,一個區域的犬隻族群量下降但在統計上不顯著,一個區域穩定不變。
A mark-resight survey method to estimate the roaming dog population in three cities in Rajasthan, India
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三個城市執行「標記-再目擊」調查方式以預估遊蕩犬族群
作者:Lex R Hiby等人
期刊:BMC Veterinary Research
發表年份:2011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主要目的是介紹及實作一個簡易的犬隻族群調查方式,其中進行調查的一個城市為齋浦爾,調查時間從1998年至2009年,恰好可作為上面2006年齋浦爾絕育計畫成效評估的延續。齋浦爾在1998年至2009年間共對70,000隻狗進行誘捕、絕育、施打疫苗、回置原處,族群在這段時間內下降約40%。
Stabilizing Dog Populations and Improving Animal and Public Health Through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in Indigenous Communities
透過參與式措施在原住民部落穩定犬隻族群以及改善動物健康及公共衛生
作者:J. M. Schurer等人
期刊: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發表年份:2014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針對位於加拿大偏遠地區的兩個關係緊密的原住民部落的遊蕩犬問題進行介入。在進行深入的社區溝通後,分別於2013年的5月及9月進行了免費的下鄉醫療服務以及送養,對象包含有飼主的犬隻以及無主的社區犬,醫療服務包含絕育、疫苗注射、驅蟲等。2013年1月的前測普查發現共有382隻狗。隨後進行了124狗的送養以及165隻狗的絕育回置。2013年10月的後測普查發現剩下253隻狗,無主的犬隻歸零,犬隻絕育比例達77%。該研究也紀錄了透過其行動提升了犬隻的健康狀態。
Free-roaming dogs control activities in one italian province (2000–2013): Is the implemented approach effective?
某義大利省份的遊蕩犬控制行動(2000-2013):採取的措施有效嗎?
作者:Shanis Barnard等人
期刊:Macedonian Veterinary Review
發表年份:2015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使用義大利的佩斯卡拉的公立收容所在2000年至2013年間的入所犬隻統計數據來評估當地採取的犬隻族群管理是否有效。其採取的措施如下:收容所方接受警方、動保團體或者市民的通報後前往捕捉犬隻,犬隻被捕捉後可能被歸還飼主、收容送養、絕育後回置,攻擊性犬隻將被安樂死。這段期間共有7.9%的狗歸還飼主、50.8%的犬隻被收容或送養、32.3%的犬隻絕育回置、8.9%的犬隻安樂死、0.1%的犬隻逃脫。十四年來,進入收容所的犬隻並未下降,入所犬隻的年齡逐年越來越年輕。這十四年間,前期大部分的犬隻採絕育回置,後期大部分的犬隻採收容送養,兩種方式都沒有讓入所犬隻減少。該研究結論為飼主缺乏絕育以及寵物登記觀念是嚴重問題。
Abundance, survival, recruitment and effectiveness of sterilization of free-roaming dogs: A capture and recapture study in Brazil
遊蕩犬的數量、存活率、補充率以及絕育成效:位於巴西的捉放法研究
作者:Vinícius Silva Belo等人
期刊:PLOS One
發表年份:2017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挑選巴西聖保羅鄰近區域的兩個區塊進行一系列的捉放法,針對其中一個區塊不做介入(控制組),針對另一個區塊則將捕捉到的狗都進行絕育後再放回(介入組)。計畫時程為14個月。在介入組共辨識出157隻狗,其中138隻狗被絕育。該研究並未透過捉放法來推算犬隻族群總數或絕育比例,而是藉此計算犬隻的族群變化趨勢、存活率以及補充率。研究結果為控制組及介入組的犬隻數量都上升,存活率也上升,補充率兩組間無差異。該研究認為絕育未改變犬隻族群,以及提升飼主責任以及防止棄養是很重要的。
Dog and cat population dynamics in an urban area: Evaluation of a birth control strategy
某都市區域犬貓族群動態:生育控制策略評估
作者:Rita C.M. Garcia等人
期刊:Brazili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發表年份:2018
相關內容摘錄:
該研究分別在2005年、2006年以及2008年對研究區域的4,275戶家戶進行狗口普查。在2008年普查的18個月前,生育控制措施開始執行。2006年的犬隻數量比2005年多,2008年的犬隻數量則比2006年的少,減少11.7%。在生育控制措施開始後,犬隻的出生率也減少了8%。2008年的母犬絕育比例為30.9%。不過在2008年的普查中,僅有43%的犬隻在先前的普查時就存在,代表有半數以上的犬隻是新出現的。犬隻族群平均年齡為3.36歲,有65%的犬隻在三歲以下。一歲以上的犬隻有高出生率以及高死亡率,族群汰換率高。
Free-roaming dog population dynamics in Ranchi, India
印度蘭契的遊蕩犬族群動態
作者:M.J. Evans等人
期刊: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
發表年份:2022
相關內容摘錄:
印度的蘭契自2008年開始對遊蕩犬實施絕育以及狂犬病疫苗注射。本研究紀錄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工作內容以及成效。期間共為43,847隻狗注射疫苗,絕育26,213隻狗,絕育比例達70%以上,犬隻族群下降12.58%。該研究也發現,大約25.3%至55.8%的已絕育犬隻在下一年度消失,顯示族群汰換率高。該研究建議對於遊蕩犬隻族群結構需要有更詳細的調查。
Population dynamics of free-roaming dogs in two European reg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pulation control
兩個歐洲地區的遊蕩犬動態以及族群控制效果
作者:Lauren Margaret Smith等人
期刊:PLOS One
發表年份:2022
相關內容摘錄:
義大利的佩斯卡拉以及烏克蘭的利沃夫都同時有遊蕩犬誘捕、絕育、回置以及收容的計畫在進行。該研究自2018年4月開始,在這兩個城市挑選四個樣區,連續調查15個月。佩斯卡拉未調查絕育比例,於調查期間觀察到犬隻數量下降的趨勢。利沃夫絕育比例34%,調查期間內犬隻數量無固定趨勢,但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間觀察到上升趨勢。兩個地點都很少觀察到幼犬。每月的犬隻移出率為7%,補充率為5-6%。很高的族群汰換率,可能是因為棄養或者周邊犬隻移入導致。該研究建議絕育計畫需要盡量確保有涵蓋整個都市區,以及加強對有主犬的管理。
Impact Assessment of Free- Roaming Dog Population Management by CNVR in Greater Bangkok
曼谷都會區以CNVR進行遊蕩犬族群管理的影響評估
作者:Elly Hiby等人
期刊:Animals
發表年份:2023
相關內容摘錄:
泰國的曼谷都會區,自2016年開始,採用高強度的誘捕、絕育、疫苗注射、回置的方式來管理遊蕩犬。截至2021年為止,共絕育30萬隻狗,絕育比例達到47%,犬隻族群下降24.7%。犬隻狂犬病例以每月5.7%的速率下降,每年增加39%的犬隻身上有可辨識出有飼主的標記,居民也認為遊蕩犬帶來的困擾減少。該研究發現原本被關著的或者居住在計畫區域外的狗可能沒有被絕育到,這些犬隻後續會透過棄養及走失而造成遊蕩犬增加,因此也建議要設法對走失棄養有應對措施。
補充資訊:本計畫目前仍持續進行中,後續在2023年以及2024年的國際犬隻族群管理研討會上皆有發表新成果,摘錄如下:該計畫在2023年的報告顯示絕育比例已達到70.9%,族群密度從每公里2.69隻狗降至每公里1.39隻狗。2024年的報告顯示,透過7年內絕育50萬隻狗,已達到54%的族群下降。
https://youtu.be/pvI7ebxQDgY?si=UY0rzIai-8vDASPI 2023年ICAM研討會口頭發表影片
https://youtu.be/VHfeaEQGV98?si=6qyviNeJDqWPASjJ 2024年ICAM研討會口頭發表影片
The rabies epidemic on Flores Island, Indonesia (1998-2003)
印尼的弗洛勒斯島的狂犬病疫情(1998-2003)
作者:Caecilia Windiyaningsih等人
期刊:Journ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發表年份:2004
相關內容摘錄:
印尼的弗洛勒斯島原本沒有狂犬病疫情,在1997年9月首次被引入並且出現人類死亡病例。1998年初當地政府開始撲殺犬隻,並鼓勵民眾撲殺自家犬隻。1998年撲殺了53,204隻狗,估計約佔全島犬隻的70%以上,1999年至2001年間也持續進行撲殺,然而狂犬病疫情未受控制,最終擴散至全島,也可推知該島上犬隻數量並未清零。在1998到2002年底,共出現3,389個人類狂犬病病例。直到2004年6月,狂犬病都依然存在該島。該研究結論是:大規模撲殺但未配合高強度的疫苗注射,即使在一個小島上也無法阻止狂犬病爆發。